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_国产高潮流白浆喷水a片_国产欧美日韩第一-精品国产午夜福利在线观看_中美日韩毛片免费播放_成在

藥都安國——“舉步可得天下藥”

瀏覽: 作者: 來源: 時間:2021-08-06 分類:千年藥都
安國古稱祁州,素有“藥都”之稱。安國藥業(yè)如此繁盛,千年不衰,究其源頭,還要從藥王廟的建立說起。

“同仁堂來了,開——市——” 一時間,安國藥王廟前人聲鼎沸,交易熱烈?!按簏S要買瓷實的,帶泡的不要,細料要做好的,下腳的不要;麝香要買懷幫杜盛興的,不怕價高,但求好……歷史的瞬間,仿佛就在我們眼前。

從當年安國藥市的興盛面貌中可以看出,在安國,各方藥商巨賈云集,但只有同仁堂來了方可開市,反映了同仁堂非比尋常的地位。因為同仁堂所選的藥材以質量最好、出價最高、藥量最大,受到藥商的青睞,許多藥幾乎是由同仁堂所壟斷,其中細料藥同仁堂的選購量能占整個市場90%以上。


藥王廟的兩個傳說


安國古稱祁州,素有“藥都”之稱。安國藥業(yè)如此繁盛,千年不衰,究其源頭,還要從藥王廟的建立說起。

關于藥王廟的建立,安國民間流傳著很多傳說,其中清乾隆二十年(1755)修《祁州藥志》載:“北宋年間, 秦王得了重病,請了許多醫(yī)生都不能治好。一天夜里,秦王夢見一白胡子老頭兒前來為他診病,老者從囊中取出藥丸數(shù)枚,遞給秦王,秦王服下藥九后,頓覺心神舒暢,毫病皆無。他問老人是誰,家住哪里,一定要好好報容老人。老人答道:我乃是祁州南門外人也,說完便飄然而去。秦王一覺醒來,體健如初,知老者為神醫(yī),遂將此事奏明皇上。 皇上聽罷,為感謝神靈治病之功,在祁州南門外建廟祭祀?!?/p>

另有一傳說在安國一帶民間廣泛流傳著:宋朝一位皇帝的女兒身患重病,經當?shù)氐脑S多名醫(yī)診治都無效。于是,朝廷便到處張貼皇榜求醫(yī)?;拾穹Q,誰治好公主的病,便將公主許配給他。當時,祁州南關外有一個修鞋匠,不但修鞋技藝很好,而且頗得醫(yī)道。一天,修鞋匠在回家的路上,見到皇榜便揭下塞進懷中。守榜軍士見他揭榜,便連夜報官送至京師。修鞋匠看了公主病情后,掏出幾粒藥丸讓公主服用,便尋機揚長而去。

公主吃了祁州修鞋人的藥后,竟又吐又瀉,沒幾日,就病好如初了。原來,公主的病乃停積留食,胃口閉塞所致。宮廷御醫(yī)以公主為金枝玉葉之體,給公主飲用的都是進補之藥,哪能奏效?;实蹫檑`前言,欲將公主嫁給治病人,便到處尋找。修鞋匠聽到皇帝派人尋找自己,誤以為公主吃了自己的藥發(fā)生不測,便上吊而亡。當皇家探明縊死者便是為公主治病的人后,便追封他為藥王,并在祁州南關外住處為其建廟,還用他上吊的那棵大棗樹雕刻成“敕封明靈昭惠顯佑王之墓”木碑,樹在墓亭內。

兩種傳說都明確說明了藥王廟的建立應在宋代,這在清嘉慶二年(1797)《重修皮王神閣碑記》所載“廟宇之建,肇于宋,擴于明,而當廟宇未建之先舊有皮王神閣一座”中得到了佐證。

 

藥不經祁州無藥味

 

安國藥王廟所供奉的藥王是誰呢?《安國中醫(yī)藥志》說:清朝以前并沒有藥王是誰的記載,但由于藥業(yè)發(fā)展的需要,全國各地藥商云集祁州,對藥王的朝拜活動日趨隆重,在迷信盛行的社會背景下,藥王廟的藥王沒有真名實姓無法吸引客商,于是就選中了一位漢朝大將邳形。藥王為邳彤的說法已流傳200多年了,據(jù)《后漢書·邳彤傳》記載,邳彤原是王莽的部下,后歸光武帝劉秀,不僅戰(zhàn)功顯赫,而且為國而不顧家,是光武皇帝的二十八員大將之一,被封為靈壽侯,官至太常少府。邳彤戎馬一生,逝后葬于祁州南關門外,史書并沒有他行醫(yī)的記載。所以說,邳彤成為藥王,不得不說是在一定歷史條件下封建迷信的產物。

由于皇家的建廟之舉和大肆渲染,安國的神靈顯圣治病之說傳播日廣,又由于當時缺醫(yī)少藥,百姓更是把療疾去病寄托于神靈。藥王廟有善男信女紛至沓來,形成了香火會,當時的朝廷,凡有災疫,也必遣禱之。各地藥商為獲取更高的利益,便想出了一個妙計,就是迎合民眾的心理,攜帶本地藥物到安國買賣,民間遂產生了“藥不經祁州無藥味”的說法,香火會由此變?yōu)樗幉慕灰讖R會,并且形成了“春秋兩會,經年活躍”的特色。


天下第一藥市


如今的安國藥王廟,坐落在安國南關,它是安國藥業(yè)藥業(yè)興旺發(fā)達的象征,也是中國少有的紀念中醫(yī)藥界歷史名人的廟宇。它自北宋皇帝敕建后,經歷代擴建修葺,匯集了宋、元、明、清各代的建筑特色,形成了風格獨特的古建筑群。主要建筑牌樓、山門、墓亭、正殿、后殿,處在一條東西的軸線上,分為三進院落,山門西向。神門正中懸有清朝乾隆年間丞相劉墉書寫的“藥王廟”巨匾。中院墓亭內豎一高3.8米,上刻“敕封明靈昭惠顯佑王之墓”透雕木碑。兩側的名醫(yī)殿內塑有中國歷史上的十大名醫(yī)像。廟中碑碣林立,壁畫生輝。各殿內掛滿歷代名人和各地藥商幫會書寫的匾額,廟前的木質牌樓高8.4米,為三棟四楹廡殿頂,工藝精湛,為國內木制牌樓之珍品,兩根鐵鑄旗桿,高達24米,每根重約15噸,盤龍翔鳳,懸斗掛鈴,造型奇巧獨特,國內實屬罕見。該廟建成后,進香參拜者紛至沓來,逐漸形成安國廟會。千百年來,這里客商云集,百貨交流,其中以中草藥為主,逐漸發(fā)展為中國北方規(guī)模最大的藥材集散中心。因此,安國又被譽為“天下第一藥市”。

自宋迄今,藥材交易市場幾經變遷,逐步發(fā)展,規(guī)模也越來越大。安國藥市在全國起著“南藥換北藥、東西大交流”的發(fā)兌中心的作用。前些年熱播的電視劇《大宅門》中,展現(xiàn)了安國藥市談價的場面:藥商寬大的袖筒里兩只手握在一起,手指的屈合伸張不斷變化,眼神也在無聲地交流,幾個回合后,幾萬兩銀子的藥材交易就談成了。充滿著神秘,也充滿著行業(yè)的規(guī)矩,那就是“誠信為本,童叟無欺”,它既是交易順暢持久的保證,也是經濟活動中的文化真滴。這樣的規(guī)矩使安國的藥商和“跑合的”得以安身立命,也使安國藥都地位得以傳承不可撼動。“輪蹄輻輳,馳奔祁陽”的千古文筆的描述,仿佛明清時期中藥材集散的盛況就在眼前。

清末民初,藥市范圍進一步擴大,僅南關藥市即有本地瑞興永、德興永、永和堂、頤和堂、萬盛魁、榮慶和等藥材商號500余家,有“十三幫”的杜盛興、永盛興、衛(wèi)聚泰、萬壽堂等客戶1600余家。光緒三十二年后,先后筑成的京漢、津浦兩條鐵路為藥市發(fā)展提供了交通便利。參加藥材交易的商人不但遍及全國,與我國毗鄰的俄國、印度、越南、朝鮮等國的藥商也不遠萬里、前來購銷。每屆廟會,藥市上的藥行商人及經紀、工人、服務人員達四五萬人。123

民國中期由于軍閥盤剝及外寇入侵,藥市走向衰微。

20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后,安國藥業(yè)擔負起傳承歷史的重任,各種經濟成分并存的大小藥材購銷、加工企業(yè)如雨后春筍,成長迅速。1994年,那里建成了全國最大的中藥材專業(yè)市場——東方藥城,中心交易大廳占地15畝,經營面積1.2萬平方米,是中藥材專業(yè)市場的窗口和集中交易場所之一。走進中心交易大廳,里面整齊排列著4000個固定攤位,各種中藥材琳瑯滿目,來自海內外的客商熙熙攘攘,交易紅紅火火。今天,安國的老百姓,幾乎家家都在經營藥材,可以說是“全民皆藥”了。

 

“藥都”名片——八大祁藥

 

安國自古就有尊學崇藝的優(yōu)良傳統(tǒng)。在藥業(yè)發(fā)展的歷史中,凸顯于種植、加工營銷等方面。這與藥材商業(yè)的興起是分不開的。

在明朝初期,安國有些品種就已成為地道品種,如薏苡、紫蘇、大黃等,到明朝末年,安國藥材品種有28種。到了清代,安國種植的藥材品種增加到48種。從清雍正年間到1937年,是安國藥業(yè)全盛時期,藥材品種增加了70多個。1986年,藥物學家趙燏黃先生來安國考察時,藥材種植已達I20多種,其中有相當一些品種品質優(yōu)良,堪稱地道品種,被醫(yī)藥界人士冠以“祁”字,如祁薏苡、祁薄荷、祁菊花、祁紫宛、祁白芷、祁大黃、祁木香、祁艾,并稱八大祁藥。

祁菊花氣味甘甜清香,有疏風消熱、平肝明目、解毒清腫的功能;祁州所產的紫菀,根粗且長,質柔韌,能潤肺降氣、祛咳止痰;祁薏苡體大粒圓,色白如玉,被稱為“植物珍珠”,可利濕健脾、舒筋除痹、清熱排膿;祁木香有健胃散寒、理氣止痛之功;祁大黃作為佳品給皇廷進貢;祁白芷有祛風、發(fā)汗、止痛的作用;祁薄荷以質地純正著稱,有疏散風熱、清利頭目的作用;祁艾是百姓家中必備之品,夏天可用它來進行三伏灸,起到冬病夏治的作用,操作簡便,買回艾灸條,家人就可幫助治療,具有散寒除濕、溫經、調經的作用,也可用于驅蟲?!鞍舜笃钏帯倍嗄陙碓缫殉蔀椤八幎肌卑矅嗣襁f給世界的一張名片,充滿著自豪與信心。


藥材加工——祁州四絕


中藥飲片產業(yè)也是安國中藥產業(yè)的重要組成部分,據(jù)《祁州藥志》記載:明朝永樂年間,安國的藥材加工僅是一些較為簡單的產地加工,包括整理、去雜、去粗等加工方法。到清朝中期,安國藥業(yè)到達鼎盛期,藥市上專門切片的“片子棚”和經營飲片“熟藥鋪”到處可見。切藥工人根據(jù)各種藥材的特性,圍繞提高藥效這個中心,切制成端、塊、絲、片、咀等各種規(guī)格。炮制方法也有悶、潤、浸泡、切片、鎊片、剁、劈、水飛、礬制等。有的藥材因含有毒性,不經炮制則不能入藥,如半夏、南星等。安國藥工經過礬制、浸泡去毒后再刀切成飲片。質地堅硬的藥物,如烏藥、檳榔等,則經過浸潤后再切成薄片。有些藥物的切制非常講究刀法,不然,藥效不能充分發(fā)揮,如貴重藥材羚羊角、犀牛角、鹿茸等,其加工技術與其他品種不同。因這些藥材昂貴,片子切得厚不但造成經濟損失,而且會降低藥效。安國藥工研制成特制的藥刀解決了這一技術上的難題。“百刀檳榔”“蟬翼清夏”“鎊制犀角”“云片鹿茸”四個品種被冠為“祁州四絕”,堪稱中華之最。

“百刀檳榔”,指的是一個大如棗、堅如石的檳榔,經潤制后,可切出100多片,每片薄如棉紙,微風吹來,可隨風飄揚;“蟬翼清夏”,即蠶豆粒大清半夏,經過白礬蒸煮后,刀切成片,薄如蟬翼,輕似雪花,放在手心輕輕一吹,便可飄然升空;“云片鹿茸”則是將鹿茸加熱后切成的樣子,狀如云片,薄如絹帛,放在舌尖即刻融化;“鎊制犀角”,即把堅硬如鐵的犀牛角用特制的鋼銼排刀鎊成薄片,形似木工刨出的刨花一般。

炮制加工也有獨特的方法,《祁州 鄉(xiāng)土志》載有"安國前明貢蟾酥"。明朝初期,安國人早已經掌握了蟾酥的采集與加工方法,并作為貢品供朝廷享用。到明朝萬歷年間,炮制加工工藝已比較完善,炒有酒炒、麩炒、姜炒、鹽炒、醋炒、土(灶心土)炒、砂炒、凈炒等,炙有酒炙、蜜炙等,煅有水煅、悶煅,水飛有水飛珠砂、珍珠等,還有炭制、清蒸、煨制等。據(jù)老藥工回憶,藥工們都非常認真地把炮制藥材的質量同治病緊密聯(lián)系起來,凡搞藥材炮炙加工的地方都貼有"修合無人見,存心有天知"的警語誡言,以此作為自我監(jiān)督的律條,這種習慣保留至今。

中成藥制造也得到發(fā)展,明萬歷年間制造的中成藥劑型有丸、散、膏、丹

膠、酒、露、酊等十幾種,中成藥品種 500 多個。明代至民國前期,安國城內炮制中成藥的店堂很多,著名的有∶"三槐堂"研制的"地榆丸""槐角丸",專治痔漏便血,療效高,非常馳名; "永和堂"在明崇禎年間開辦,該堂選藥精細,配料精良,制作地道,享譽四方,其"清寧丸",九蒸九曬,煉蜜制丸,為高級保健品。精湛絕倫的加工技藝為安國贏得了"草到安國方成藥,藥經祁州始生香"的美譽。


藥市交易成就戲劇文化


安國歷史悠久,沉淀出千余年獨特的藥文化,這里不僅有藥膳、藥酒、藥茶文化,節(jié)日廟會期間還有藥聯(lián)、藥詩、藥謎語等民俗文化助興,更有安國人人都能哼唱出的幾句戲曲。

前不久,中央電視臺播出了《祁州藥戲》,引起了人們的關注,因為在戲劇寶庫中,專以中醫(yī)中藥為內容的劇目實屬罕見,但在安國并不是偶然。安國是元代雜劇作家關漢卿的故鄉(xiāng),他也是中國古代戲曲創(chuàng)作的代表人物。藥市交易又成就了當?shù)氐膽騽∥幕斈旮鲙涂诘慕洜I商帶著各自的藥材來到安國后,必先全體朝拜藥王廟,之后在藥王廟對面的戲樓獻戲,晝夜不停。逢演戲日,藥王廟前和大小藥市都張燈結彩,熱鬧非凡,劇本的種目想必也是眾多。

《祁州藥戲》中講述了1984年,安國市的老中醫(yī)程彥發(fā),偶然得到了一本名叫《藥繪圖》的古書。2004年,安國市在編纂《安國中醫(yī)藥志》時,老先生將自己珍藏多年的《藥繪圖》獻給編委會。河北大學藝術學院教授謝美生稱,《藥繪圖》填補了中國戲劇題材的空白,對于中藥文化和戲劇文化的推廣也將起到積極作用?!端幚L圖》抄本現(xiàn)存文字3萬余字。全劇共涉及人物50多個,全部以中藥命名,生旦凈丑行當齊企,整個故事不但文筆簡練流暢,情節(jié)構思奇特,故事曲折跌宕,還將近600種中藥的藥性藥效和許多中醫(yī)知識穿插其中,語言幽默生動,妙趣橫生,看后使人忍俊不禁。目前,安國老調劇團首次排演了戲曲《藥繪圖》,中央電視臺《探索發(fā)現(xiàn)》欄目組對其進行了拍攝。

安國藥材市場的形成淵源于藥王廟的修建,得助于藥王的神名。這種人神合一、廟藥相連、傳說與真實交織的史跡,聽似虛幻,但由皇朝封王、修廟帶來的影響,成就了藥材市場,確是歷史的事實,這也是安國藥業(yè)起源所具有的獨特的文化魅力。

1987年,經保定市和河北省政府批準,安國中華藥材節(jié)在每年5月18日舉辦,同時,安國每年一次的春季藥交會也在同一時間舉辦,這個節(jié)日不僅給安國人民帶來了物質財富,更是他們心中的一種精神寄托。

1997 年,國家正式批準了 17家大型中藥材交易市場,正是以規(guī)范我國藥材流通秩序,保證人民用藥安全為目的。其中河北省安國市祁州藥材市場因其歷史悠久、技藝精湛,居全國之首,為安國贏得了"舉步可得天下藥"的美譽。


《大眾健康》2012年3月

郗效,北京中醫(yī)藥大學中醫(yī)藥博物館醫(yī)史部主任